十一月上旬,港鐵發生了脫軌意外,事件仍然調查中,相信調查報告將交代意外發生原因和檢討。原來,在同日和前一天,分別在柴灣港鐵站和尖沙咀港鐵站發生「炒𨋢」扶手電梯意外,電梯階級的金屬屑濺出,令到電梯的腳踏台階變形,稍不留神,更會造成人命傷亡。與列車出軌相比,兩宗扶手電梯意外相對較少人留意和跟進。
原來,在過去三年,除了地鐵車站範圍內,在多個商場也曾發生有關扶手電梯意外,有人滾下扶手電梯,頭破血流,也有人受傷甚至傷口露骨和骨折,傷者包括幼童,令人關注為何過去一而再、再而三扶手電梯意外接腫而來,究竟是哪個環節出現問題,是安裝?是維修?是保養?是機械故障?是吸入異物?是使用不當?扶手電梯幾乎是城市人每天均會接觸的日常工具,尤其在多個商場、新鐵路線車站連接月台/車站出入口和付費區的扶手電梯,隨時是數層樓的高度,以金鐘地鐵站新啟用的扶手電梯,由付費區下行到月台差不多要一分鐘的距離。如果全港一年發生數次意外,或然率較高,其實對用家而言絕對不能接受,對發生意外扶手電梯所在的商場或營運範圍,或須承擔作為場主的責任等。
翻看過往有關扶手電梯的報道,原因包括有其他使用者按了緊急掣、機件故障、使用者的衣物或長頭髮被拉進扶手電梯的隙縫、小孩把鞋履伸進了電梯扶手隙縫、有人在扶手電梯嬉戲等,當中,部分意外其實是可以避免的。
其實,現在扶手電梯均會每年安排例行檢查,以確保運作順暢,另外,其實使用者應該「還原基本步」,即切勿在行走的扶手電梯上落,這才是應有的禮儀,而不是默許扶手電梯最左邊的通道任由其他使用者上落;推着行李箱、手推車、嬰兒車的使用者應使用升降機而不要貪方便勉強使用扶手電梯,小孩在使用扶手電梯時應由成年人陪同;在使用扶手電梯時不宜垂低頭使用手機,當然在扶手電梯也不能爭先恐後,不能嬉戲喧譁製造恐慌。另外,筆者也留意到現時個別港鐵站較長的扶手電梯,港鐵也在段落空間加置黃色的塑膠三角形障礙物,以避免飛躍道(parlour)愛好者一時技癢在扶手電梯大顯身手,令到其他人爭相走避而釀成意外;另外,港鐵也在扶手電梯前加了欄杆,讓乘客只在一個方向排隊等候,高效分流和控制人群,減少潛在「南韓骨牌意外」的重演。
現時,個別扶手電梯在腳踏附近加上外殼,既減少女士走光風險,也可避免幼童把腳伸進扶手電梯的隙縫;有些扶手電梯在設計上加上弧道,並增加階梯的闊度和長度、減少每級階梯高度;個別扶手電梯則明顯限速,較正常運轉的速度慢;港鐵在繁忙時間也會播出廣播或聘用助理,溫馨提示使用扶手電梯須注意安全,這其實也提高了公眾使用扶手電梯的正確使用安全意識。
文:朱家健
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特邀會員、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理事、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研究會會員
*作者文章觀點,不代表堅料網立場